公平 科学 高效 满意 服务
2024/12/04 02:29:26
珠宝鉴定
当前位置:首页 >>珠宝鉴定

古玉鉴定八大方法及辨伪四误区。

时间:2014/12/18源自:《收藏》 访问量:1515
金代绶带鸟花形玉佩_x000d_ 定陵出土明代碧玉嵌宝带钩 定陵出土_x000d_ 圆明园出土清代采芝仙人图玉山子 圆明园出土_x000d_ 出土宋代卧鹿形玉嵌饰 清代黑舍里墓出土_x000d_ 西汉带承盘高足玉杯 南越王墓出土 _x000d_ _x000d_ 世界三大玉器产地之一的中国是玉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自古以来中国人崇玉、尚玉、爱玉_x000d__x000d_ 、藏玉的文化传统经久不衰,玉文化成为社会主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玉器的珍稀及高_x000d__x000d_ 贵品质,象征着贵族权力、地位、品德。唐朝以后,玉器进入民间,并深入社会各个阶层_x000d__x000d_ 。_x000d_ _x000d_   进入清代,随着古玉收藏的爱好者渐多,古玉作假风起。至20世纪80年代,收藏古玉_x000d__x000d_ 首先在台湾、香港等地升温,并很快影响到大陆,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收藏大军。由于高古_x000d__x000d_ 玉器的稀有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造假便应运而生,技术不断提高,甚至达到几可_x000d__x000d_ 乱真的地步。很多私人的藏玉著录书籍,有的通篇找不到一块真古玉器。辨伪学说纷起,_x000d__x000d_ 但总跟不上造假的水平。_x000d_ _x000d_   近几年,古玉市场低迷,国内很多博物馆和收藏家不敢收藏高古玉,主要是鉴定水平_x000d__x000d_ 有限,致使很多高古玉无人问津。再加上辨伪方法陈旧、保守,总超越不了造假手段翻新_x000d__x000d_ 的速度。特别是近年来,高古玉的仿品水平不断提高,并且突破了前人鉴定古玉的理论,_x000d__x000d_ 给辨伪工作带来了新的难题。_x000d_ _x000d_   面对近年出现的高级仿品,过去和现在的一些鉴定古玉的方法已不能适应,我们不能_x000d__x000d_ 停留在原有的鉴定理论上,要从客观实际出发,针对仿品的不同特点进行科学研究,深入_x000d__x000d_ 市场,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分析鉴定,而不是依靠带有主观性的_x000d__x000d_ 推理、考证、猜测去鉴定真伪。有些专家带有强烈的传统旧有观念,以先入为主、保守僵_x000d__x000d_ 化的思想去考证真伪,这是不可取的。_x000d_ _x000d_   笔者通过多年的收藏研究、市场经验总结出以下八点鉴定方法,部分是前所未有的新_x000d__x000d_ 方法。这八点方法的作用可以互相转换,并作为依据对古玉器辨伪作综合分析判断。_x000d_ 新仿玉猪龙,市场上大量充斥,属于低端仿品_x000d_ 战国龙凤纹玉璧 洛阳博物馆藏 _x000d_ _x000d_ 古玉鉴定八大方法_x000d_ _x000d_ 一、工艺痕迹鉴定_x000d_ _x000d_   1.工具、方法:用10~50倍放大镜,观察抛光痕迹。_x000d_ _x000d_   2.适用范围: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古玉。_x000d_ _x000d_   3.局限性:对腐蚀严重、脱皮、玉器钙化严重成粉状者不能鉴定。_x000d_ _x000d_   谈古玉工艺,具体是指古玉加工工艺:一是剖片,二是细加工,三是抛光。其方法无_x000d__x000d_ 外有两大形式:其一为清以前至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手工及半自动化砣机工艺;其二为近代_x000d__x000d_ 电动砣具工艺及滚桶摇光抛光工艺。新石器时代晚期,已发明手动砣具,抛光用解玉砂、_x000d__x000d_ 兽皮、棉、麻布轮砣等。钻孔特点多为喇叭状,长孔多为对钻而成,孔为中细,两端大,_x000d__x000d_ 孔壁可见粗细不等的螺旋纹,且表面光滑。而机械孔壁则较规整,会留有细密均等的螺旋_x000d__x000d_ 纹,而且不够光滑,孔口边缘也可发现硼碴。观察穿孔特点,是鉴定新石器玉器的重要方_x000d__x000d_ 法。战国铁器发明以后,玉器穿孔则较规整,但孔壁螺旋纹不如机械孔壁螺旋纹细密均等_x000d__x000d_ ,孔口、线条边缘会出现硼碴。_x000d_ _x000d_   新石器时代与商周之时,抛光多用兽皮醮解玉砂等为之,10倍或20倍放大镜下可观察_x000d__x000d_ 到粗细不匀、方向不一的细凹线,间或也有杂乱无章的细凹线,并有层次感,区别于机械_x000d__x000d_ 抛光或仿照古法抛光的细密均等的、较为平行的细凹线。 _x000d_ 还有,精品玉器清根及地子大多平整、匀净,干净利落,重要的是垂直砣痕不能太过,若_x000d__x000d_ 使用电动砣具,一般可发现垂直砣过的凹陷痕迹。分析这种工艺的特点是鉴定古玉真伪的_x000d__x000d_ 极其重要的方法之一,在鉴定方面起主导作用。需强调一点:必须用放大镜才能观察鉴定_x000d__x000d_ 。_x000d_ _x000d_ 二、氧化鉴定_x000d_ _x000d_   1.工具、方法:10~50倍放大镜,强光手电。观察平面氧化透光照射。_x000d_ _x000d_   2.适用范围: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出土古玉。_x000d_ _x000d_   3.局限性:近代传世品,未受氧化古玉。_x000d_ _x000d_   这也是鉴定古玉极为重要的方法之一。氧化是指玉石在各种自然环境下与空气、水及_x000d__x000d_ 其他物质所产生的化学变化。氧化有两种现象:一是钙化成程度轻重不一的“鸡骨”现象_x000d__x000d_ ;二是氧化严重成粉状。从矿物学角度上看玉器,质地致密程度是不同的,也夹杂含有一_x000d__x000d_ 些其他物质。在长时间的化学作用下质地弱的部分,特别是玉器表面,氧化后可出现不同_x000d__x000d_ 程度的腐蚀形成的小孔洞,氧化情况较重时,通常在玉器表面钙化形成白斑,但自然地覆_x000d__x000d_ 盖在玉器局部或全部,有层次感,深浅不一,程度轻的,表面仍有光泽,严重的则腐蚀成_x000d__x000d_ 粉末。_x000d_ _x000d_   要知道玉薄弱部位通常氧化较重,可火烧假玉器却不这样。用火烧手法的仿氧化古玉_x000d__x000d_ ,通常表面为薄薄的一层粉状,没有深度、层次感,强光灯照射下玉质纯净、透明,氧化_x000d__x000d_ 层非常薄。自然氧化深度有轻有重,通常尖角、边棱部位较重,氧化重的,灯光照射不透_x000d__x000d_ 。但也有用含有类似氧化白色的玉石做成的伪古玉,值得注意。而且伪造鸡骨白的白斑点_x000d__x000d_ 在放大镜下观察呈凹陷形。运用此种鉴定方法需注意的是,有个别作伪者利用天然氧化成_x000d__x000d_ 的玉料做成器,这需从加工痕迹上看氧化是否具有普遍性。 _x000d_ 三、腐蚀鉴定_x000d_ _x000d_   1.工具、方法:10~50倍放大镜,强光手电。观察特征。_x000d_ _x000d_   2.适用范围:受腐蚀的出土古玉。_x000d_ _x000d_   3.局限性:没有腐蚀现象的古玉,传世品。 _x000d_ 多数玉器长时期埋在各种土壤中都会有腐蚀的现象出现,特别是酸性土壤对玉器破坏较重_x000d__x000d_ ,玉质较软的,氧化严重的玉器受腐蚀最重。其特点通常是出现蚀孔、蚀斑现象,有的蚀_x000d__x000d_ 孔口小腹大,在放大镜下可观察到孔内经化学变化而形成的闪亮结晶体,这一点是目前任_x000d__x000d_ 何方法都不能伪造的。_x000d_ _x000d_   通常氧化较重则腐蚀越重,目前用酸类物质腐蚀伪造而成的玉器,其表面通常呈大面_x000d__x000d_ 积凸凹不平的腐蚀,蚀孔、蚀斑明显,可以说砣工化尽,这样处理的玉器,其蚀孔常常是_x000d__x000d_ 外大里小,无结晶体,呈斑驳状。这里需指出的是,有很多人利用自然腐蚀严重的玉石料_x000d__x000d_ 加工成伪古玉,这种伪古玉的特点是通常腐蚀严重,加工痕迹处无氧化现象。 _x000d_ 四、凝结物鉴定_x000d_ _x000d_   1.工具、方法:10~50倍放大镜,观察不同位置;牙签,用以刮划附着物。_x000d_ _x000d_   2.适用范围:未经清洗的出土古玉。_x000d_ _x000d_   3.局限性:近代长期在封闭环境保存的、清洗过重的伪古玉。_x000d_ _x000d_   此法也称包浆鉴定。包浆通常是指玉在各种环境中,由其他物质在玉器表面粘附形成_x000d__x000d_ 的一种物质,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土壤中可溶性矿物凝结物;二是玉器表面粘附的墓土_x000d__x000d_ 或腐烂杂物;三是传世品上的污垢。这几种物质都很微妙,颜色不一,通常是靠对实物多_x000d__x000d_ 年观察的经验得出判断。出土品的包浆有一种是凝结在玉器表面的物质,这种物质在放大_x000d__x000d_ 镜下观察也呈斑驳状,有的是矿物质熔化后形成的,有一些是透明状,有的则是半透明的_x000d__x000d_ ,有的则是墓土。无论哪一种,都十分自然,凝结较实,并伴有墓葬气味,这种气味有的_x000d__x000d_ 即使经过刷洗也仍然存有,这也是气味辨伪的一个重要方法。假器就不是这样,包浆松散_x000d__x000d_ ,无墓葬味,无透明矿物质,即使有泥土包浆坚固的,也是胶一类物质所为,一烧、一洗_x000d__x000d_ 即知。_x000d_ _x000d_   现在流行一种把新玉用细铁丝缠住,放入土中数月或数年后取出,使红褐土锈固结在_x000d__x000d_ 玉上以冒充古玉的作伪手段。但实则古玉很少与铁一类物质共同存放、埋葬,只有玉剑具_x000d__x000d_ 是如此。这样的伪品有的竟然在一些拍卖会上出现,在玉器上可以很明显地看出用铁丝缠_x000d__x000d_ 过的痕迹,真是不可思议。_x000d_ _x000d_ 五、气味鉴定_x000d_ _x000d_   1.工具、方法:湿水。可用水点湿玉器,嗅其气味。 _x000d_ 2.适用范围:出土古玉。_x000d_ _x000d_   3.局限性:传世品,出土之后刷洗时间较长者。_x000d_ _x000d_   此种方法较不易掌握,因玉器埋藏环境的不同,气味也不同,大多有墓葬味、土腥味_x000d__x000d_ ,还有传世品特有的气味。玉器的气味一般在新近出土时最为浓烈,要熟悉这种气味最好_x000d__x000d_ 的办法是多嗅老窑陶瓷,特别是新近出土的陶瓷的气味,尤以战国、汉代陶器为重要,它_x000d__x000d_ 们的气味与同墓出土的玉器相同或相似。此种方法仅限于新近出土或近期出土的玉器,对_x000d__x000d_ 于鉴别那些伪造出土古玉特别灵验,它们不仅没有墓葬气味,相反有种刺鼻的化学气味或_x000d__x000d_ 单纯的土味。此种方法要求我们多实践、多对比,才有所收获。但有一点需注意的是,带_x000d__x000d_ 有泥土杂物的玉器,不论出土早晚,必须有墓葬味,用水一浸或呵气其味更大,反之,无_x000d__x000d_ 味则必假。_x000d_ _x000d_ 六、沁色鉴定_x000d_ _x000d_   1.工具、方法:10~50倍放大镜,强光手电。观察解理、沁入深浅,照射玉器观察颜_x000d__x000d_ 色,沁入部位。_x000d_ _x000d_   2.适用范围:出土受沁玉器。_x000d_ _x000d_   3.局限性:传世古玉或无沁古玉。_x000d_ _x000d_   沁色鉴定重在学习理解古玉长时间在各种存放环境下与所接触的器物所产生的颜色变_x000d__x000d_ 化,这是另一种物质分子渗入玉器局部或内部产生的颜色,实则是物理现象,是自然色变_x000d__x000d_ ,我们通常叫“沁色”。如古玉存放于红色漆器内,可能受红色沁,放于黑漆器中则可能_x000d__x000d_ 产生黑色沁,在黄土内埋藏,则可能产生黄褐色沁。在强白灯光下观察,沁色通常是在玉_x000d__x000d_ 的接触部位薄弱或自然解理、绺等部位产生,然后沿解理或裂隙部分扩大渗透,严重的可_x000d__x000d_ 浸透全器,称作“满浸(沁)”,盘玩之后会变色,颜色鲜艳,大多沁色颜色会由灰白变红_x000d__x000d_ 。重要一点是,通常情况下,真品沁色比较单一,颜色较暗,所以鉴定时当看到较乱的沁_x000d__x000d_ 色和鲜艳沁色就值得怀疑了。_x000d_ _x000d_   真品即使玉有解理、裂隙,但不是接触部位,不一定有沁色。采用化学或物理方法仿_x000d__x000d_ 造沁色通常为满沁。也有局部沁,特点是沁色较多,并不一定在玉的薄弱或裂隙处,在强_x000d__x000d_ 白灯光下观察可知。有人用高科技手段沿玉解理或绺处进行激光伪造沁色,需知晓真沁大_x000d__x000d_ 多数有由深到浅的过渡色。还有一点就是,玉的存放环境干燥或玉质致密这两种情况下亦_x000d__x000d_ 可以无沁。_x000d_ _x000d_ 七、化学鉴定_x000d_ _x000d_   1.工具、方法:食醋、丙酮。把玉器局部烧煮,丙酮刷洗。_x000d_ _x000d_   2.适用范围:氧化古玉,仿氧化古玉。_x000d_ _x000d_   3.局限性:无氧化现象古玉。_x000d_ _x000d_   此种鉴定方法主要针对伪造氧化严重的鸡骨白,以及泛白、白斑现象。食醋是针对一_x000d__x000d_ 般用石灰、火及其他方法烧制呈白化现象的伪古玉,方法是先把醋烧开,将伪古玉局部浸_x000d__x000d_ 煮1~3分钟,拿出之后用水清洗白色粉末,如果能清洗掉,水呈白浆状,氧化薄的部位可_x000d__x000d_ 露出玉质,则真假立断。因为这种方法对真氧化白斑是清洗不掉的。_x000d_ _x000d_   针对在玉器表面涂刷的用胶及颜料一类物质调成的白浆,利用丙酮局部刷洗,即可洗_x000d__x000d_ 掉白浆。如是真古玉的鸡骨白,在短时间内就不会出现上述现象,是洗不出白浆的。此种_x000d__x000d_ 化学方法请慎用,也千万不可长时间将玉器浸煮在酸性化学试剂里,因为玉石在酸性溶液_x000d__x000d_ 腐蚀下会受到破坏。_x000d_ _x000d_ 八、艺术水平鉴定_x000d_ _x000d_   1.工具、方法:肉眼观察,与真器对比研究。_x000d_ _x000d_   2.适用范围:一切具有艺术性的玉器。_x000d_ _x000d_   3.局限性:器型极为简单或严重腐蚀、残件。_x000d_ _x000d_   艺术性是最难仿制的因素。在中国玉器制作工艺史上,每个时期玉器都有鲜明特点,_x000d__x000d_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风格。而且,每个时期既有成熟的艺术,又有不成熟或成长中的艺_x000d__x000d_ 术。熟悉各个时代、各个地区的玉器工艺水平是鉴定古玉的先决条件。这就要求我们不仅_x000d__x000d_ 要看一些玉器理论书籍,而且还要多看玉器图录及博物馆、收藏家的实物资料。另外,还_x000d__x000d_ 要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列宁说:“对任何一个历史问题的研究判断、结论,都必须把这_x000d__x000d_ 个问题放在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和社会文化中去考察。”技术水平不等于艺术水平,有时_x000d__x000d_ 技术水平达到了,艺术水准却达不到。古代玉器成熟的艺术是当今难以仿制的,那些艺术_x000d__x000d_ 水平高的玉器更难仿制。比如汉代玉人、玉马、玉兽类,特别是圆雕作品,那种圆润、饱_x000d__x000d_ 满、流畅的线条,迄今仍极难仿制。可以说,越是技术含量高的大件作品、圆雕作品、器_x000d__x000d_ 型复杂作品,越容易鉴定。原因是仿制难度大,容易留下破绽。_x000d_ _x000d_   重要的是,美的艺术只有手法,没有方法,因而人亡技绝。今人仿制,往往有形无神_x000d__x000d_ 。_x000d_ _x000d_ 做工粗糙的仿古玉器做工粗糙的仿古玉器 _x000d_ 古玉辨伪四误区_x000d_ _x000d_   中国古玉出土的数量很多,而我们研究的水平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商代至汉代的玉器_x000d__x000d_ 类型学还不完善,常有一些新的器型、新的艺术风格、新的类型被发现。下面再谈谈辨伪_x000d__x000d_ 时易走入的误区,提醒大家注意。_x000d_ _x000d_ 一、造型辨伪误区_x000d_ _x000d_   有些资料很强调从造型辨伪,其实玉器的造型对于现代科技及民间艺人来说,仿制不_x000d__x000d_ 算太难。造型及某些艺术风格现在并不能作为辨别真伪的内容。但也存在某些特别精湛的_x000d__x000d_ 造型不易仿制,这就是所说仿品的“有形无神”了。简而言之,难仿的是艺术水平,而不_x000d__x000d_ 是造型。_x000d_ _x000d_ 二、玉质、玉材辨伪误区_x000d_ _x000d_   其实,玉的质地与真伪并没有直接关系,“千种玛瑙万种玉”,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_x000d__x000d_ ,古玉材都十分繁杂,每个时代对玉材的加工使用都很复杂,《山海经》中记载关于玉的_x000d__x000d_ 产地有200多处。只能说明的是,商周至秦汉,重要礼玉多用和田玉材,但也不绝对,也_x000d__x000d_ 常伴有其他不明产地的玉类出土。特别是近年,高仿古玉基本不用玉粉及俄罗斯、阿富汗_x000d__x000d_ 白玉。故玉材不可作为辨伪依据。_x000d_ _x000d_ 三、纹饰辨伪误区_x000d_ _x000d_   在鉴定中千万不要一遇到同种纹饰、数量较多的玉器即认为是伪器,同一品种,甚至_x000d__x000d_ 珍贵品种集中出土一批,也在情理之中。在有些人看来,古玉精品好像世间只有一件,只_x000d__x000d_ 要看见第二件就说这是仿此制作。不要忘记,商周秦汉数千座王侯贵族墓葬,经科学发掘_x000d__x000d_ 的完整墓葬屈指可数。由各种原因出土的玉器大部分还都散存于民间,它们基本上是不朽_x000d__x000d_ 、不腐、不碎的。我们知道,当前对古玉的高科技作伪都已利用电脑成像,玉器纹饰并不_x000d__x000d_ 复杂,都比较容易仿出来,但也有未知的新的纹饰玉器出土,也不值得大惊小怪。所以不_x000d__x000d_ 能以“纹饰”作为辨伪依据。_x000d_ _x000d_ 四、风格辨伪误区_x000d_ _x000d_   很多人一眼望见特殊风格的精品就不再细看,就不屑一顾地妄断为“伪品”。其实,_x000d__x000d_ 风格超越时代局限的存在是可以理解的,合乎自然规律,不值得大惊小怪,不能以先入为_x000d__x000d_ 主的思想去观察玉器,现在对于很多朝代玉器类型学的建立目前还不成成熟。“数千座垄_x000d__x000d_ 断玉器的王侯贵族墓,我们只发掘了屈指可数的几座。由政府所掌握的玉器数量大概还不_x000d__x000d_ 到古玉总数的千分之一。”这是不可争辨的事实。每次发掘中,我们都会看到新风格玉器_x000d__x000d_ 出土,今后还会发现新的玉器风格。当然,每个时代有其特定风格,但这点也早被作伪者_x000d__x000d_ 掌握了。_x000d_ _x000d_   其他还有诸如:以科学发掘为主,颜色辨伪等均不太适合玉器的辨伪方法,仅能作为_x000d__x000d_ 参考。另外,无论哪一种鉴定方法,多属于阶段性成果,没有一成不变的自然法则。而作_x000d__x000d_ 伪的手法会变化无穷,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拘泥于传统方法,不能停留在已掌握的技术水平_x000d__x000d_ 之上,“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严峻的现实要求我们不断地深入研究,不断地深入市场_x000d__x000d_ ,多实践,多摸索,才能提高我们的鉴定水平,不唯经验论。_x000d_ _x000d_   还要说到的是,现在文物界也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有一个普遍认识:只要是研究某领_x000d__x000d_ 域或专题文物的理论和文化方面的大专家,就一定也是鉴定家。我们不怀疑文物理论研究_x000d__x000d_ 有助于文物鉴定,也有一少部分学者既是理论大家又有实践鉴定经验。但事实上,文物学_x000d__x000d_ 研究和文物鉴定是两个概念。文物研究,如玉文化研究可以坐在室内借助文献进行研究,_x000d__x000d_ 这不妨碍他著书立说。但他不一定是一个鉴定真伪的专家,鉴定真伪是实践之学,是市场_x000d__x000d_ 经验、收藏经验的积累,是那些夜以继日对实物研究、痴迷的收藏家所长。直白地说,现_x000d__x000d_ 在玉作坊的玉工大多能看出古玉或仿古玉的“老工、新工”,但他们对玉文化或理论研究_x000d__x000d_ 可能一窍不通。再者,我们也不要迷信权威部门、权威人士、高龄人士,而是首先看权威_x000d__x000d_ 部门的专题文物收藏量,看权威人士是否像收藏家那样整天有资格接触藏品,是被动研究_x000d__x000d_ 还是兴趣所至,是否经常去市场?鉴定玉器与年龄也无直接关系,因为当前鉴定伪古玉的_x000d__x000d_ 对象主要是近几年的高科技造假,老办法并不够用了。这就要求我们辩证地对待人和物。
精品鉴赏